2013年6月17日
大學教授說詭話 張美君新書《寫在窗框的詭話》
馬家輝、洛楓同場暢論香港文學 城市散文結集為香港文化留下印記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主任張美君博士出版散文集《寫在窗框的詭話》 (匯智出版),走出象牙塔、放下學術論文,將源於理論的睿智,透過天馬行空的文學手法,重新透視生活的點點滴滴,讓文學回歸生活。
新書分享會已於6月15日 (星期六) 假誠品香港銅鑼灣店9/F Forum舉行,請來城中知名文化人馬家輝 (專欄作家、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洛楓 (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劉偉成 (詩人、作家、編輯),與張美君暢談框裡框外的寫作角度和風格。
在分享會上,策劃《明報》世紀版的專欄作家馬家輝表示,看過張美君的學術論著,覺得她的文字「甚有斤兩」,力邀她在報章撰寫名為「看窗」的專欄,可說是本書的緣起。書中大部分文章來自她在《明報》的專欄,另有小半曾於其他地方發表甚或是首度曝光。結集成書之際,張美君找來區國強與陳蕙瑜為文字配上亮麗攝人的照片和趣味盎然的插畫,文字與影像圖畫的對話為本書帶來多一重意義。
馬家輝會上一針見血地道出結集這些專欄文字的重要。城市散文最能反映一個地方的面貌,城市的異質性能夠透過個人對城市的愛惡與矛盾表露無遺。但是這些文字如果只是散佈報章雜誌,並未有獲得應有的肯定,後人難以從中瞭解當代城市面貌。張美君將文章結集出版《寫在窗框的詭話》,為我城文化留下印記,更顯出本書於記錄香港文化的意義。
張美君與現場觀眾分析她的「詭」話的三重意思:那是一種「詭」計,以文學手法介入社會和生活,提供審視當下的另類角度;那是一種「詭」異,探討比小說更荒誕的現實;那更是一種吊「詭」(paradox),深入後現代城市中的種種矛盾。洛楓除了分析文章的詭異,也指出在香港這個城市能夠堅持文學創作,其實已經是夠詭異的。
大學教授的文章,不一定是艱澀的學術論文;文學創作也不一定曲高和寡。《寫在窗框的詭話》是個人記憶的感性,也是文化評論的理智。張美君便希望在抒情與說理之間,用她在分享會上的說法,就是借助理論來「瞭解自己,洞悉世情」。她也在序中自言:「這框內的每一篇隨筆、散文、評論其實都是一個小小的故事,是交錯的文類,是我與人、事、物、書本和電影的一段段不了情。」
編輯垂注:
張美君博士簡歷
張美君曾於香港及美國接受教育,現為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系主任。研究及教學範圍包括香港文化、視覺文化、城市及全球化問題、文化理論、小說與電影等。曾編著學術論著 Fruit Chan’s Made in Hong Kong、Between Home and World: A Reader in Hong Kong Cinema (《越界光影:香港電影讀本》)、Hong Kong Screenscapes: From the New Wave to the Digital Frontier、《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關錦鵬的光影記憶》、《尋找香港電影的獨立景觀》和《形象香港》(City at the End of Time: Poems by Leung Ping-kwan)。並編著關於閱讀城市的散文集《沙巴翁的城市漫遊》一書,現為《明報》〈世紀版〉專欄作家。《寫在窗框的詭話》是她第一本個人散文集。她酷愛茶葉、果醬、文學、電影和記憶。
文化界名人推薦
馬家輝 (專欄作家、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
「於她,明窗如鏡,夜窗似夢,一面玻璃的外外裏裏都有她的綺思與故事,以及,她的冷眼和激情。」
洛楓 (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
「「框架」和「詭異」是這本書的靈魂,冀求安穩、固定卻又永遠飄離,是異相也是異端。張美君遊走於理論與日常生活、文本與影像、城市空間與歷史時間的網狀結構中,時而細膩抒情、時而滔滔雄辯、時而喃喃自語,但更多的時候是欲言又止或欲辨已忘言,因為現實的境況比理論更荒誕不經、人事的紛擾剪不斷理還亂。」
劉偉成 (詩人、作家、編輯):
「家,就是出發的起點,原來窗不單是讓屋裏人外望遠眺,還是給那些依仗着較多的獸性在外闖的旅人框起一點靈性的光亮,當他們以疲累的目光凝視,框內便流出一道涓涓的憶念來,上面浮滿了亮話,就是響亮、明亮、漂亮的家常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