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由Cultural Connections代香港國際攝影節發出)
《屾:當代香港攝影》風格多元 題材廣泛 反思我城
植根香港 放眼世界
八組攝影師 再闖高峰
(10月8日)「香港國際攝影節」每屆均設有當代香港攝影的主題展覽,今年再與香港文化博物館合作,推出《屾:香港當代攝影》展覽。「屾」(音:申),意即兩座山峰,展覽透過展出八組攝影師、每組兩套作品,以瞭解他們創作上的變化,如何再闖高峰。策展人選來八組活躍藝壇的攝影師,由殿堂前輩到年輕一代都有,包括:又一山人、朱德華、吳世傑、黃貴權、張震揚及梁詠珊、馮漢紀、鄧鉅榮、余偉建。展覽由黎健強博士、黃啟裕及何鎮宇策展,由現在至11月3日於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
藝術家 | 作品 |
余偉建 | 《HKG》、《北韓2012》:兩組香港回歸與北韓的作品並置,攝影師表示有「驚異的類同感」 |
鄧鉅榮 | 《香城拾景》:十個香港堆填區的攝影紀錄 《看得見的未來》:結合攝影與錄像,記錄香港年輕人對未來的看法 |
朱德華 | 《廢墟都市》:紀錄汶川地震後一年,政府重建工程不足 《源2011秋冬系列》、《佳能EOS專業企劃2012》:專業模特身投入禪定和超現實氛圍 |
又一山人 | 《本來無一事》:被遺棄的告示版 《爛尾》:內地因經濟過於急速發展而擱置的工程 |
吳世傑 | 《「我」、「曾」、「在此」、「遇見」》:香港不同地方的黑白照片,熟悉地方頓然陌生 《被重現的瞬間》:接合不同城市景象,製造荒誕感 |
張震揚及梁詠珊 | 《真相》:幾近一致的人像照與城市景觀並排,反思視覺文化 《Sprīdītis》:攝於拉脫維亞,詩意地表現女性情感掙扎 《西灣海浪》:黑夜中以相紙浸在海水裡再用閃光燈,直接紀錄海浪沙石 |
黃貴權 | 《宗教與民俗》:黑白照片紀錄香港佛教 《藝術與攝影》:以長焦鏡及多重曝光豐潤傳統沙龍照 |
馮漢紀 | 《對屏系列》:八十年代北美唐人街與雲南店鋪並置,反思「現代中國形象」 《蝴蝶夢系列》:以三維風景軟件創造不存在世上的景物 |
編輯垂注:
《屾:當代香港攝影》展覽
透過八個活躍於本地的攝影家或攝影組合的各自兩組照片,這次展覽展示了香港攝影界與藝術界裡一些精彩的作品,以及它們在醞釀過程之中顯露的幾種取向。 是次展覽挑選的攝影家都是業界翹楚及活躍分子;我們希望藉著一些例如「過去與現在」、「媒介與手法」、「專業與個人」等的概念,帶出香港攝影中優秀兼且多樣化的成就。
策展人:
黎健強博士、黃啟裕、何鎮宇
參展藝術家:
又一山人、朱德華、吳世傑、黃貴權、張震揚 及 梁詠珊、馮漢紀、鄧鉅榮、余偉建
日期:10月4日 – 11月3日 (逢週二休息)
時間:1000 — 1800 (一、三至五)
1000 — 1900 (六至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聚賢廳
票價:如已購買香港文化博物館即可參觀
延伸活動:「如何認識香港攝影?」講座
日期:10月25日
時間:15:00 – 16:30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地下演講室
語言:廣東話
主持:
黎健強博士
講者:
又一山人、朱德華、馮漢紀、何鎮宇、高志強、余偉建
附件一:《屾:當代香港攝影》部分作品
吳世傑,《「我」.「曾」.「在此」.「遇見」》系列之一,1992。
吳世傑,《再現「再現的圖像」》系列之一,2013。
朱德華,《源2001 秋冬系列》,2011。
朱德華,《廢墟都市》,2009。
黃貴權,《荷夢》,2001。
黃貴權,《淨覺》,1970。
更多高清作品: http://goo.gl/OD9r7K
附件二:《屾:當代香港攝影》展場及開幕禮照片
一眾攝影師與策展人出席開幕禮
黃貴權醫生及其《藝術與攝影》系列
馮漢紀及其《蝴蝶夢》系列
余偉建 《HKG》系列
又一山人 《爛尾》系列
鄧鉅榮 《香城拾景》系列
更多高清相片:http://goo.gl/ZnnSh6
附件三:關於香港國際攝影節
香港國際攝影節始於2010年,每兩年一屆的攝影節由一系列攝影展覽組成,涵蓋多個範疇,橫跨不同地區與年代。除攝影節外,隔年亦會舉行香港國際攝影節文化藝墟。每年配合國際攝影節或文化藝墟,同時舉行多項推動攝影文化的活動。展覽及活動於香港不同展覽場地及藝術空間舉行,帶動全城攝影氣氛,促進香港的攝影藝術和文化;同時,透過與亞洲不同地區攝影組織合作,積極維持並發展香港作為攝影文化、創意、技術和經驗交流中心及集中地。香港國際攝影節由香港攝影文化協會主辦,協會現時主席為高志強,其他創會成員包括:又一山人、王禾璧、司馬十一、朱德華、余偉建、吳文正、吳世傑、沈嘉豪、孫樹坤、梁家泰、馮漢紀、黃啟裕、黃淑琪、劉清平、黎健強、謝至德、謝明莊、蘇慶強。(排名按筆劃序)
香港國際攝影節2014主題展覽:
- 大師級:《微光中的印度:洛古雷攝影展》 ── 享譽國際的印度大師洛古雷 (Raghu Rai) 乃少數躋身世界享譽盛名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 (Magnum Photos) 的攝影師,他以層次豐富、張力逼人的畫面呈現今昔印度。
- 亞洲視野:《隱性的聲音 : 亞洲女性攝影展》 ── 十多個亞洲發展中國家,遠至阿富汗、阿塞拜疆、阿美尼亞的女性攝影師,面對壓抑堅持以鏡頭紀錄、創作,道出婦女面對不公義的情況。
- 兩岸探知:〈傳統──反傳統:從香港《攝影畫報》出發……〉── 從適值五十週年的《攝影畫報》出發,《攝影畫報》曾是唯一進入內地的本港攝影雜誌,九十年代雜誌的附刊《娜移》曾是香港前衛攝影的重要平台,雜誌半個世紀以來影響一代又一代中港攝影師。
- 香港當代:《屾:當代香港攝影》 ── 八組本地攝影藝術家,每位展示兩組事業高峰期的作品,風格相異,相映成趣。
主題展覽外,大會今年會舉辦兩個大師講座。以諷刺及幽默紀實攝影見稱的英國攝影師馬田帕爾 (Martin Parr),會分享其漫長的攝影生涯。曾為香港多位名人拍攝照片、現已出家的常霖法師 (葉青霖),則會剖析出家對攝影風格的影響,和他的「攝影禪」究竟是甚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