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ing Ceremony Invitation – Media Arts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 City as Part of “Fleeting Light”

Press Release
5 September, 2014 (Press Invitation sent by Cultural Connections on behalf of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Media Arts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 City as Part of “Fleeting Light” Large-Scale Media Arts Exhibition with World-renowned Master from US and Local Media Artists From Walls of Hong Kong’s Tallest Building to Light Bulbs in Central, to Artificial Sunlight and Starlight Opening Ceremony Invitation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has been presenting large scale media arts exhibitions since 2006, and this year will see the fourth edition with the theme “Fleeting Light”. Light- and shadow-themed creations on various media will be spread across the city. “Fleeting Light”, presented by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and organised by the School of Creative Media,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association with…
Read More

未來生活「老嘢」話事 成立香港首個「老嘢」設計會

Press Release
2014年7月9日 (新聞稿由Cultural Connections代「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工作室」發放) 未來生活「老嘢」話事 香港首個「老嘢」設計會正式成立 以創意抗老化 跨代參與設計 「社會設計」改善生活 「人口老化」近年已成為全世界和香港最重要的社會議題之一,可惜焦點大多只集中討論如何擴大社會保障和老人福利等。這可能因為「老人」往往給大眾的印象就是「體弱多病」、「需要照顧」、 甚至是年輕一代的「負擔」 。 甚少人想到「老人」都可以有「創造力」,創意原來可以「抗老齡問題」,甚至人人都可以創造和設計適合自己的「老年生活」。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屬下的「社會設計工作室」(DESIS Lab for Social Design Research,下稱「工作室」) 剛剛成立「『老嘢』設計會」,招攬「香港老人」以及不同年紀的朋友成為會員,舉辦各種與設計有關的活動,鼓勵老中青一同參與。透過這種「參與式設計」,「設計會」希望「香港老人」以至社會大眾能將設計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 ,由設計我們的日用品、飲食、服飾到居住環境,以改善我們的社會和生活。 「『老嘢』設計會」剛剛完成首個活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所舉行的「退休人士及長者博覽」中設置展區,並舉辦不同有趣的設計活動,包括《設計「老一袋」》和《設計好一餐》,讓參加的老友記們,落手設計適合自己的手提袋和餐飲方式,體驗設計的樂趣。 「我點識設計呀!」這是不少老人聽完活動簡介後的第一個反應,但當他們一動手開始設計自己的「老一袋」時,便不停地提出他們的想法和意見:「呢隻顏色太沉鬱,我唔鍾意,綠色開心啲!」、「條邊一定要界得直先靚㗎!」⋯⋯老人對設計細節的堅持和一絲不苛反而令在場協助的知專設計學院同學不敢怠慢,幫他們四處張羅可以豐富作品的材料,有些參加者甚至樂此不疲多做幾個! 另一活動《設計「死」粒石》就有「社會設計工作室」的畢業見習生、珠寶設計師黃杞頤小姐 (Katie Wong)與老人一起設計近年在外國流行的「紀念鑽」(即將骨灰製成鑽飾)。 她特別準備了一個小遊戲引導參加者思考和說出對「死」的睇法,讓他們想像不同形狀和顏色的鑽石對他/她的意義等,最終設計出代表自己的「紀念鑽」。 「『老嘢』即『老人家嘅嘢』,泛指老年人生活中的各樣細節和事物。而『老嘢』可能在某些人心目中帶負面意義, 但其實他們不但不介意,還經常以『老嘢』自居! 所以我們希望讓「香港老人」重奪定義『老嘢』這詞的主動權,以設計的創意,計劃和營造適合他們自己的生活環境;亦希望大眾反思對老人和老年生活的傳統想像」,「工作室」設計研究員曾兆賢 (Albert Tsang) 介紹成立設計會的目的。 「其實每個人都會老,但年紀大了並不等於沒有創造力和創意!」,「設計會」長老-「工作室」總監李欣琪博士(Dr Yanki Lee)指出,只要透過創造合適的環境,讓「香港老人」親身參與設計的過程,令他們認識和肯定自己一樣擁有設計的能力,這在「社會設計」學裡稱為「設計充權」(Empowerment through design),從而激發並令他們重拾對日常生活的種種想像和觀察能力, 發揮他們潛藏的創造力(ingenuity)。」。李博士更強調, 參與活動的年青人與老人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溝通和合作,因而漸漸建立良好的跨代關係。 「『老嘢』設計會」歡迎不同年齡人士加入,成為會員即可獲得精美設計的會員卡和《設計點生活》手冊,啟發會員一起觀察身邊的設計,由房屋、服飾、到交通工具等, 到處探索。「設計會」未來更會主動走入社群, 與不同機構合作舉辦各類型活動,供會員參加。登記加入成為會員,可致電「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工作室」(3928-2475 / 3928-2476) 查詢。 編輯垂注 「『老嘢』設計會」於「退休人士及長者博覽」的活動照片  高像素圖片下載:  http://goo.gl/UDBpOi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工作室」於「退休人士及長者博覽」的展區 和「老嘢」設計會會徽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工作室」團隊 。 (右至左:李欣琪博士 (Dr Yanki Lee),總監; 曾兆賢 (Albert Tsang),設計研究員; 劉嘉明 (Meng Lau),設計研究員 《設計「老一袋」》讓參加者落手設計適合自己的手提袋 參加者與學生討論設計 參加者Henry Chan 先生與他親自設計製作的手提袋 鑽石的形狀和顏色對參加者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 參加者張婉芬女士很滿意自己設計的餐飲方式 《設計好一餐》,讓參加者落手設計適合自己的餐飲方式 《設計"死"粒石》珠寶設計師黃杞頤小姐 設計師用小遊戲引導參加者思考和說出對「死」的睇法 參加者設計的「紀念鑽」(用骨灰製成鑽飾) 設計過程令參加者程麗鶯女士更了解自己 去年「生死殯葬」活動-參與活動的老人與學生大合照 老人與學生設計自己的未來生活 「老嘢」設計會會徽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工作室」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社會設計工作室」成立於2013 年夏天,是一個提倡「社會設計」的行動研究小組 。致力實踐「參與式設計」,啟發全民參與「設計點生活」的理念, 應用新設計知識使我們的社會和生活變得更美好。 老嘢設計會(DesignAge HK Club) 老嘢設計會(DesignAge HK Club) 的概念源於由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科爾曼 (Professor Roger Coleman) 教授於上世紀90年代率領一項名為DesignAge的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計劃 。英國DesignAge設計會的創立是為了激勵年青設計師改變現有的商業和設計方法,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項目發展的其中一個里程碑就是與「第三齡大學」(U3A)合作,該大學致力提倡和鼓勵退休和半退休人士聚首一堂和共同學習,而該次合作成功讓DesignAge設計會接觸到一群龐大而仍活躍於社群的長者。 老嘢設計會(DesignAge HK Club)希望接觸到不同年齡的人士 , 以類似的方式共同思考和認識專為老齡人口的設計 。 社會設計 (Social Design)? 社會設計是設計研究和社會實踐之間的橋樑。 「楊氏基金會」社會設計前負責人Lucy Kimbell認為:「社會上各類專業人才正嘗試將「設計為本」的模式和方法應用於他們的各種項目中,包括:先為項目團隊和目標用家製定「原型」(prototype),多注重用家使用時的實際經驗,並在設計過程中明確地讓不同類型的用家參與 …社會設計愈來愈受重視 ,因為某些服務現已改由社區自我主導開發和提供..... 」 如何令設計師更具社會性呢? 「社會設計工作室」總監李欣琪博士及著名本地社會學家何國良博士合撰的研究論文中就曾提出這個問題並作出建議,他們認為要培養新進設計師成為社會變革的推動者,當中有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1. 通過設計界定「公眾」 2. 設計應用普及化 3. 改變設計師的角色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工作室」將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設計可能性研究」 ,「激發」設計師與社會互動 ,使他們與其設計作品的潛在用家建立特殊關係 。 「社會設計工作室」團隊簡介 總監 李欣琪博士 社會設計師,設計研究員和社會活躍份子,李博士提倡促進社會共融和創新的參與性創意活動。英國倫敦社會設計機構EXHIBIT at Golden Lane Estate 總監,李博士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取得建築系碩士學位和獲香港理工大學頒授參與設計博士榮銜。她由2000年起於海倫.哈姆林中心 (Royal College of Art Helen Hamlyn Centre…
Read More

“Design” – a solution for aging?

Press Release
23 June, 2014 (Press release sent by Cultural Connections on behalf of HKDI DESIS Lab for Social Design Research) “Design” – a solution for aging? Let our oldies decide(s) our future life Hong Kong’s first Design Club for Older People implements “Social Design” “Age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Hong Kong and global societies. However, discussions are largely focused on how to expand social security and senior citizen’s welfare, which is possibly due to the public stereotype  of “older people” – “feeble health”, “the need to be taken care” or even the “burden”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Rarely are they associated with “ingenuity” and “asset for our society”. Actually, the problem of ageing should be able to resolve by the sense of creativity. And everyone can…
Read More

「設計」點抗老齡問題? 「老嘢」話事設計未來生活

Press Release
2014年6月23日 (新聞稿由Cultural Connections代「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工作室」發放) 「設計」點抗老齡問題? 「老嘢」話事設計未來生活 香港首個老人設計會 行動實踐「社會設計」 「人口老化」近年已成為全世界和香港最重要的社會議題之一,可惜焦點大多只集中討論如何擴大社會保障和老人福利等。這可能因為「老人」往往給大眾的印象就是「體弱多病」、「需要照顧」、 甚至是年輕一代的「負擔」 。 甚少人想到「老人」都可以有「創造力」,創意原來可以「抗老齡問題」,甚至人人都可以創造和設計適合自己的「老年生活」。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 屬下的「社會設計工作室」(DESIS Lab for Social Design Research) (下稱「工作室」)去年曾召集超過一百位「老人」 與該校三百多位設計系學生一同設計我們的「生死殯葬」, 探索和正視死亡。而今年「工作室」更成立「『老嘢』設計會」(下稱「設計會」), 招攬更多「香港老人」 成為會員,  希望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提倡「參與式設計」,鼓勵「香港老人」親手設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包括日用品、飲食、居住環境,創造適合自己的生活。 「其實每個人都會老,但年紀大了並不等於沒有創造力和創意!」,「設計會」長老-「工作室」總監李欣琪博士 (Dr Yanki Lee) 指出,只要透過創造合適的環境,讓「香港老人」親身參與設計的過程,便能激發並令他們重拾對日常生活的種種想像和觀察能力, 繼而發揮他們潛藏的創造力(ingenuity)。」 「『老嘢』即『老人家嘅嘢』,泛指老年人生活中的各樣細節和事物。而『老嘢』可能在某些人心目中帶負面意義,但我們就是希望讓「香港老人」重奪定義『老嘢』這詞的主動權,以設計的創意,計劃和營造適合他們自己的生活環境;亦希望大眾反思對老人和老年生活的傳統想像」,「工作室」設計研究員 曾兆賢 (Albert Tsang) 介紹成立設計會的目的。 「社會設計工作室」一直致力提倡「參與式」的「社會設計」理念,以「設計點生活」的主題,鼓勵市民大眾應用新的設計知識去改善我們的社會和生活。「工作室」更會主動走入社群,研究員將帶領「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學生,首次參與將於七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所舉行的「退休人士及長者博覽」,於會場設置展區並舉辦不同活動,包括: 《設計「老一袋」》和《設計好一餐》,讓參加者落手設計適合自己的手提袋和餐飲方式,體驗設計的樂趣。展區亦會有《設計「死」粒石》與大家一起設計近年在外國流行的「紀念鑽」(即將骨灰製成鑽飾)。而新成立的「『老嘢』設計會」更會於現場招攬會員,歡迎不同年齡人士加入,即場登記更可獲贈「福袋」一個,內附精美設計的會員卡和「設計點生活」手冊,啟發會員一起觀察身邊的設計,由房屋、服飾、到交通工具等, 到處探索。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工作室」於「退休人士及長者博覽」的展區資料如下: 日期: 2014年7月1至3日 (星期二至四) 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展區位置:D48 ────────────────────────────────────── 編輯垂注 傳媒導賞安排 日期: 7月3日 (四) 時間: 下午四時至下午五時 內容: - 由「社會設計工作室」總監李欣琪博士(Dr Yanki Lee) 導賞和介紹 - 參觀為老人及到場人士安排的設計活動: 《設計「老一袋」》、《設計好一餐》和《設計「死」粒石》; - 訪問李欣琪博士和活動參加者 (有興趣參加請聯絡公關) 圖片下載: http://goo.gl/tnOCSG [caption id="attachment_648" align="alignnone" width="300"] HKDI設計系學生為老人設計形象[/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650" align="alignnone" width="300"] HKDI學生為老人拍攝造型照[/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642" align="alignnone" width="300"] 老人與學生討論「生死殯葬」[/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654" align="alignnone" width="300"] 老人與學生討論「生死殯葬」[/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662" align="alignnone" width="300"] 老人與學生設計自己的未來生活[/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645" align="alignnone" width="300"] 老人與學生設計自己的未來生活[/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649" align="alignnone" width="300"] 參與活動的老人與學生大合照[/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753" align="alignnone" width="300"] 老嘢』設計會會徽[/caption]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工作室」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社會設計工作室」成立於2013 年夏天,是一個提倡「社會設計」的行動研究小組 。致力實踐「參與式設計」,啟發全民參與「設計點生活」的理念, 應用新設計知識使我們的社會和生活變得更美好。 老嘢設計會(DesignAge HK Club) 老嘢設計會 (DesignAge HK Club) 的概念源於由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科爾曼 (Roger Coleman) 教授於上世紀90年代率領一項名為DesignAge的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計劃 。國DesignAge設計會的創立是為了激勵年青設計師改變現有的商業和設計方法,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項目發展的其中一個里程碑就是與「第三齡大學」(U3A)合作,該大學致力提倡和鼓勵退休和半退休人士聚首一堂和共同學習,而該次合作成功讓DesignAge設計會接觸到一群龐大而仍活躍於社群的長者。 老嘢設計會 (DesignAge HK Club) 希望接觸到不同年齡的人士 , 以類似的方式共同思考和認識專為老齡人口的設計 。 社會設計…
Read More

全球首創「粉絲共享」網上平台 樂迷力量成就新樂壇誕生  

Press Release
2014年6月6日 (新聞稿由Cultural Connections代330ipo發放) 全球首創「粉絲共享」網上平台 樂迷力量成就新樂壇誕生 葉麗儀、鮑比達、劉以達、糖兄妹率先登場 顛覆樂壇 粉絲預購出資 與音樂人共享成果 音樂工業多年來一直由唱片公司主導,而過去十多年來音樂業界收入萎縮,越來越少人願意投資製作音樂,以致近年新音樂減少,和部分音樂人惟有自資製作音樂,嚴重影響音樂產業發展。 今年六月,這種生態將被330ipo徹底改變!330ipo是一個凝聚音樂人和樂迷,同時集生產、發行、推廣、銷售和版權管理於一身的一站式音樂平台。樂迷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在音樂項目的萌芽階段,以預購支持自己喜愛的音樂人,音樂人亦藉此得到製作所需的資金,而未來音樂銷售和版權的部份收益將與樂迷共享。這個嶄新的模式將音樂產業鏈次序全面顛倒,首批參與的音樂人由殿堂級前輩到新晉樂手都有:糖兄妹、若琪及3Think享樂團、鮑比達、葉麗儀、劉以達、潘源良、陳潔麗、劉卓輝、張崇德、張崇基以及多隊獨立樂隊。(依項目推出先後次序) 330ipo音樂平台由資深專業音樂管理人程沛威、著名作詞人劉卓輝和傅淼創立,歡迎任何音樂人提出計畫,330專業團隊協助制定計劃,但絕不會干預其藝術創作自由。經確認項目將上載到330ipo網站,供樂迷公開認購,以獲取項目所需的製作資金。當認購金額達標,項目便可在保證不會虧損下成功啓動和實行。首批認購樂迷既能以實際行動支持喜愛的音樂人,又可優先獲得親筆簽名唱片等;而產品的部份長遠版權收益,音樂人更會直接回饋樂迷,令樂迷能共同分享音樂創作的成果,成為音樂人的緊密伙伴。 針對目前音樂人缺乏資金、音樂產業不被投資者看好而令音樂產業嚴重萎縮的現況,330ipo希望以突破性的「粉絲共享」(fans-sharing) 模式,為整個產業帶來新活力,重建有效的產業鏈,確保新音樂不斷,音樂人事業得以持續。平台能夠協助音樂人持續發展音樂事業,減低創作風險成本,推動創作自由,讓各類型音樂百花齊放,提升音樂質素。不論資深或新晉音樂人,都可以提出合適項目在330ipo平台供樂迷認購,甚至可與唱片公司合作互補,達至雙贏。 330ipo團隊擁有專業管理出版和版權事務的豐富經驗,有專人代為處理出版、生產、發行、運送、銷售、推廣等複雜問題,音樂人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創作音樂,最終亦令樂迷可以享受更高品質的作品。創辦人之一程沛威指出:「我們希望這網上互動平台能將樂迷與音樂人緊密地連繫起來,令樂迷成為音樂的持份者,而不只是聽眾或購買者,實質地參與和推動他們所支持的音樂和音樂人,同時亦分享其成果。」 糖兄妹將與 (王) 若琪及本地原創樂隊「享樂團3Think」合作製作EP「年輕的心跳」和演唱會。「我們很高興成為網站第一個音樂人項目!這次新嘗試能否成功,就有賴樂迷的參與和支持啦!」除了一些獨立新進的音樂人外,330ipo更與殿堂級歌手葉麗儀合作推出黑膠唱片。葉麗儀說:「330ipo的粉絲共享概念不止非常新穎,確是能夠幫助不同音樂人實現夢想,加上背後團隊的專業經驗和能力,我非常期待和330ipo的合作,如果得到樂迷足夠的支持,我更希望未來在330ipo推出更多計劃,製作更多好音樂。」 330的意思為3分30秒,亦即3分半鐘,是全球流行歌曲的平均長度。網站內除詳列各音樂項目和音樂人的資料外,更設有「粉絲團」留言版、「日誌」、「相冊」、「音樂MV」等功能,樂迷可以知道項目的最新消息和進展。請即登入www.330ipo.com親身參與這場音樂革命! 傳媒查詢或有興趣專訪創辦人之一程沛威先生或參與音樂人(包括鮑比達先生 、糖兄妹/若琪/3Think組合及陳潔麗小姐) 歡迎聯絡。 編輯垂注 關於330ipo 330的意思是3分30秒 – 或3分半,也就是世界上大部分流行歌曲的平均長度。 330ipo利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將音樂人和樂迷連繫起來,締造嶄新的音樂平台,成就一場復興音樂產業的革命! 透過330ipo認購喜歡的音樂項目,除了可以得到相關的音樂製成品之外,更可以在該項目日後享有版權收入之際,獲得部份分成,共享盈利成果。 330ipo的團隊分駐香港和北京兩地,是一個薈聚多方面專家和人才的精英集體,在音樂版權運營、音樂創意經營、互聯網技術、投資與金融創新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與能力,願與所有對音樂抱有熱愛、夢想和使命感的朋友共同打造這個革命性的音樂平台。 即將推出音樂項目 項目名稱 音樂人 推出日期 年輕的心跳EP 及音樂會 糖兄妹/若琪/3Think 經已推出 “The Music and the Voice” 黑膠唱片 鮑比達& 葉麗儀 6月9 日 Me? We! 10周年紀念專輯 + 特別版Tee 潘源良 6月16 日 Dear Hong Kong' 單曲製作 鮑比達& 葉麗儀 6月21 日 劉以達 ── 最新專輯 劉以達 6月30 日 鮑比達x 陳潔麗 ── 靚聲全新大碟 鮑比達x 陳潔麗 7月15 日 張崇基& 張崇德 ── 全新大碟 張崇基& 張崇德 7月15 日 高像素圖片下載 http://goo.g/hNfn53 鮑比達 & 葉麗儀 “The Music and the Voice” 黑膠唱片 若琪/3Think 年輕的心跳 EP 及音樂會 潘源良 Me? We! 10 周年紀念專輯 330ipo 網站 關於330ipo創辦人 程沛威 前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 總經理,三大唱片公司(環球、索尼及華納音樂)的合資企業公司OneStop Asia CEO, 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 亞洲區業務顧問並成功創辦版權集體管理組織香港音像聯盟(HKRIA)。此外,程沛威畢業於香港大學,多年來還創辦多個從事音樂發行,銷售,互聯網及文化創意業務,並為香港音樂、藝術及電影文化推廣協會主席。 劉卓輝 著名作詞人、創意文化人和資深音樂業者,也是中國內地唱片業的先驅,曾創辦大地唱片和字母唱片。此外,他一直透過其歌詞影響著不少樂迷,特別是為樂隊Beyond和多位歌手所寫的名曲。劉卓輝為330ipo的模式提出了很多創新的元素。 傅淼 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和美國南加州大學後在美國工作多年,之後回到北京從事風險投資工作,一直是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業務投資界的領跑者。傅淼對音樂有濃厚的激情,對互聯網時代的音樂復興有深入的思考和強烈的使命感。2013年,傅淼與程沛威和劉卓輝三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創立330ipo。
Read More